80後港女生嫁到德國 孩子享受放養教育零功課壓力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9/06/16 18:25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26

分享:

分享:

跟德國籍丈夫移民到德國的香港女生Joanna,深深感受到德國小朋友跟香港小朋友的童年有多大差別。

德國的教育以強調不過早開發兒童智力,並要讓兒童開心成長為理念,近年更被其他國家作為仿傚對象。2014年跟德國籍丈夫移民到德國利華古遜的香港女生Joanna,就深深感受到德國小朋友跟香港小朋友的童年有多大差別。

零考試壓力

Joanna育有兩個分別為8歲及5歲的女兒,大女兒就讀小學二年級,每天早上8時回到學校開始上課,中午12時下課,然後12時至下午3時就留在學校做功課和玩耍,功課甚少需要帶回家做,老師甚至跟家長們說,如果小朋友回家半小時內仍未能把功課完成,就應該停止,可能是小朋友當時未能集中精神,那不如留到第二天再繼續。

大女對鋼琴有興趣,Joanna便讓女兒自由發展。(受訪者提供)

德國的教育很著重技能和實踐,科學及建築博物館內會為小朋友安排實習遊戲。(受訪者提供)

至於就讀幼稚園高班的細女,每天上課時間是9時至12時,主要是聽老師講故事和玩遊戲,小朋友最長可以逗留到下午4時,視乎家長倆是否都需要上班。Joanna表示,在香港的弟弟每談到子女的教育問題,不時會跟她訴苦,她絕對了解香港小朋友承受著多大的功課及考試壓力,她說︰

我很認同德國的教育制度,不是只著重考試,我大女也有考試,但沒有壓力,因為老師多數不會預早通知,就是要考小朋友平日上課時有否吸收。

Joanna補充,在德國甚少有小朋友需要補習,家長或學校亦不會強迫小朋友參與多項課外活動或學習其他技能,一切只看小朋友的意願。這種放養式的教育環境,令孩子更能發揮自己的潛能。以她兩個女兒為例,即使Joanna本身是位芭蕾舞蹈家,但大女對鋼琴有興趣,細女就喜歡拉小提琴,所以亦讓女兒自由發展,假日就會一家人去踩單車、游水、聽歌劇或參觀博物館。

Joanna跟女兒在家中後花園的地上畫畫,激發創意。(受訪者提供)

技能和實踐比成績重要

香港家長最關心一些心儀小學的收生標準以及面試的種種,Joanna謂德國完全沒有此情況,因為政府會按小朋友的居住地點及宗教來分派學校,家長們都不會有異議。

女兒學校會舉辦暑假活動,讓家長們跟小朋友一同參與。(受訪者提供)

而學校的收生條件很簡單,只需要小朋友有好奇心,對學習有興趣。德國的小學只有4年,在小學畢業前,老師會對每一個學生給予意見,有些會被推薦繼續升學,有些則被建議接受職業訓練,因為德國的教育不會單著重學業和分數,技能和實踐更為重要。

到了中秋節,一家人會在家中庭園掛上燈籠和吃月餅,藉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。(受訪者提供)

要女兒了解中國文化

現在Joanna兩個女兒精通3種語言,包括德文、廣東話和英文,因為她和丈夫早就有協議,認為女兒首先必須要學好父母的母語,Joanna解釋︰

我覺得用自己的母語跟女兒溝通,在情感表達上可以更好,大家可以維繫更好感情,完全沒有隔膜,而且我希望她們記得自己的血統。

農曆新年時,Joanna會讓女兒穿上旗袍,希望她們對中國文化有了解。(受訪者提供)

因此當Joanna跟兩個女兒獨處的時候,她會堅持大家用廣東話交談。另外,Joanna亦認為女兒要了解中國文化,所以會向她們灌輸這方面知識,例如中秋節會在家掛燈籠吃月餅,新年又會為女兒穿上旗袍。

撰文 : 陳日言 TOPick 記者